一、措施情況歐盟作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是我國燈串出口的重要市場,2023年,我國燈串產品出口歐盟金額為2.7億美元。歐盟內容龐大、種類繁多的法規常常會讓我國照明產品出口商如墜云里,如若出口產品不滿足其法規、標準的規定,將無法進入歐盟市場;已投放歐盟市場的產品如果質量及安全性能不達標,將面臨被召回的風險。2023年,歐盟共計召回燈串產品45項,其中42項為中國產,占比高達93.3%,這些被通報召回的產品面臨著撤市下架、禁售、銷毀等處罰。


二、壁壘分析初在市場準入規則方面,照明電器出口歐盟時需遵循通用產品安全指令(GPSD)、低電壓指令(LVD)、電磁兼容指令(EMC)、能源相關產品生態要求指令(ErP)、關于限制在電子電氣設備中使用某些有害成分指令(RoHS)和報廢電子電氣設備指令(WEEE)中相關的安全性、能效和有毒有害物質限量要求。此外,《通用產品安全法規》(GPSR)于2023年6月12日正式生效,于2024年12月13日強制實施,替代舊的通用產品安全指令。


三、應對舉措在風險預警方面,浙江省市場監管局開發的“技術貿易壁壘智能預警平臺”跟蹤到歐盟對一批不符合低電壓指令(LVD)和EN 60598等歐洲燈具安全標準的節日燈串的召回通報,自動匹配受影響企業并生成“企業風險報告”,精準傳達至浙江省相關企業,企業根據預警及時調整了生產工藝和出口策略,成功避免出口損失約50萬歐元。在合規培訓方面,圍繞即將實施的《通用產品安全法規》(GPSR)中涉及到的對燈串產品安全性、能效和環保性能等方面的要求,2023年11月,浙江省局聯合地方市場監管單位,邀請歐盟消費品合規專家,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舉辦了“燈串產品出口歐盟合規公益培訓”。歐盟專家針對燈串產品最常見的三大風險,融入實例進行講解,結合歐盟產品安全法規,從適用法律法規、標準、安全要求、測試驗證、解決方案可行性、編制技術文檔以及符合性聲明等全流程,引導企業生產滿足歐盟合規要求的燈串產品。本次培訓中,線上直播實時觀看超18萬人次,線下60余家燈飾企業現場學習“充電”。


四、工作成效本次風險預警+專題培訓組合應對方案的成效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一是以數字化賦能,及時向企業預警相關產品出口過程中的潛在風險點,引導企業調整生產工藝和出口策略,規避損失;二是幫助企業提前掌握國外政策法規,了解國外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技術優勢,并鼓勵企業將其應用到產品質量提升上;三是幫助企業進一步樹立合規意識,從吃虧后被動調整生產策略轉向主動了解國外市場規則動向,及時掌握產業發展方向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