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計量國際合作優秀案例(二)聯合共建“一帶一路”,實現更高質量發展
一、案例摘要
2013年4月,經國務院計量行政部門批準,依托福建省計量科學研究院建設國家光伏產業計量測試中心(以下簡稱“光伏中心”)。光伏中心按照國家發展現代產業計量服務體系的總體戰略部署,以光伏產業計量需求為導向,以光伏產業關鍵參數測量和計量科技創新為核心,以服務和支撐產業發展為使命,結合產業發展趨勢,為光伏產業提供“三全一前”服務,即以前瞻性的戰略定位和服務光伏產業全溯源鏈、全壽命周期、全產業鏈為戰略目標,創新計量服務模式,支撐光伏產業持續提高核心競爭力,逐步實現促進、引領和創新光伏產業發展。光伏中心不斷加強與國內外科研院所、高校和企業開展科研合作,聚集和培養優秀光伏產業人才和計量測試專家,完善實驗室檢測技術和現代化研發手段,努力建設全國一流水平、體制機制創新的光伏產業計量測試國家級中心。
圖1. 福建省“一帶一路”聯合共建實驗室授牌
光伏中心在運營過程中與包括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院、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和德國聯邦物理技術研究院在內的多家國際知名光伏研發及檢測技術研究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通過這些合作與交流,光伏中心不斷深化對光伏產業相關計量測試技術的研究,提升了關鍵參數的測試能力,更好地為產業提供服務。光伏中心于2020年獲得福建省科技廳的批準,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太陽能研究所和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學聯合共建“一帶一路”新能源聯合實驗室,進一步提升了光伏中心的研究水平。共建實驗室致力于通過參與機構在各自領域的技術優勢,聚焦新能源光伏產業的科學技術前沿和關鍵問題,專注于高性能電池、高效且可靠的組件制備研發技術、測量技術,以及光伏建筑一體化系統等多個研究方向,推動光伏計量測試的國際比對和研究工作,實現計量測試能力的國際互認,為全球光伏產業計量測試提供技術服務,在全球能源合作和能源結構轉型的大背景下,更好地服務于”一帶一路”倡議。
圖2. 入選“太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世界紀錄表測量實驗室”名單
2020年11月,光伏中心入選國際光伏界權威的太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世界紀錄表(Solar Cell Efficiency Tables,以下簡稱“能效記錄表”)測量實驗室名單。能效記錄表由被譽為光伏之父的新南威爾士大學馬丁?格林教授創辦和發布,在國際光伏界具有極高的權威性。能效記錄表僅認可全球九家一流實驗室的測量結果,其中包括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和德國弗勞恩霍夫太陽能系統研究所等世界頂尖科研機構。光伏中心通過為產業提供精準測量服務、參與制定國際行業標準和多輪國際及區域比對,最終入選能效記錄表,成為全國唯一躋身國際一流光伏實驗室行列的機構。近年來,光伏中心陸續為諸如英國牛津大學、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新加坡國立大學、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南京大學等國內外頂尖研發機構提供新型太陽電池的測量服務,在“一帶一路”新能源測量能力建設、國際交流和比對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一)背景
近年來,中國的光伏產業在國際市場上蓬勃發展,光伏企業的產能利用率得到了有效提升,技術水平持續進步,產業規模穩步增長。在“一帶一路”倡議引領下,中國光伏企業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加速海外建廠,登陸國際光伏市場。光伏中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一帶一路”倡議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始終將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作為光伏中心工作的重中之重,積極參與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優化計量測試服務,幫助企業突破技術壁壘,拓展國際市場。
(二)案例簡介
光伏中心堅持“三全一前”的建設要求,聚焦海外光伏企業的測量需求,強化計量服務產業的責任擔當。通過提供現場計量測試服務、專業化測試指導、標準解讀及使用技巧培訓等,著力解決企業面臨的技術難題。通過常態化的學術交流進一步提升研究水平,拓展科研成果應用,助力中國光伏技術、標準和服務“走出去”。
二、案例具體做法
(一)案例詳情
由于部分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計量溯源能力尚不完善,相關設備無法在當地進行檢定或校準,導致光伏產品質量控制所需參數難以溯源至國家或國際標準。諸如越南光伏科技有限公司、阿特斯光伏(越南)有限公司、璁瑞光伏科技(越南)有限公司、晶澳太陽能(馬來西亞)有限公司等業內知名企業均面臨著同樣的難題。同時部分共建國家存在光伏技術基礎較弱,缺乏專業人才的問題。光伏中心在深入調研后迅速行動,申請國際互認資質,取得國際校準檢測認可的關鍵設備校準檢測能力,并積極聯絡福建省市場監管局、福建省外事辦,確保技術人員順利赴國外為相關光伏企業開展校準服務,解決了海外光伏企業的溯源難題。
光伏中心在提供校準檢測服務的同時,積極開展技術交流與探討。通過深入了解企業生產線、實驗室設備配置及參數測量需求,光伏中心為海外光伏企業技術人員進行現場培訓,詳解太陽模擬器等設備的校準原理,提升了企業技術人員的專業能力。光伏中心積極幫助海外光伏企業及設備供應商進行必要的調修和維護,解決企業燃眉之急,獲得了廣大光伏企業的高度認可。
光伏中心自籌建以來積極開展前沿技術研究。與臺灣工研院合作研制了參考太陽電池微分光譜響應校準系統,其測量不確定度Urel為0.7%,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2020年光伏中心入選能效記錄表實驗室名單,成功突破了新型高效太陽電池只能送國外機構認證的困境,對促進我國光伏先進技術的發展亦具有重要意義。
(二)具體成效
近年來,光伏中心共派出48批次技術團隊,為韓國SHINSUNG E&G、越南BOVIET SOLAR、馬來西亞JINKO SOLAR、印度WAAREE ENERGIES、土耳其HT SOLAR ENERGY、阿爾及利亞CONDOR ELECTRONICS等14家企業,開展了太陽模擬器光譜匹配、太陽模擬器輻照度不均勻度、太陽模擬器輻照度時間不穩定度、太陽模擬器I-V測試儀短路電流開路電壓修正系數、輻射溫度計示值誤差、紫外輻照度示值誤差、硅基輻照度計示值誤差參數的檢測,共出具了215份計量檢測報告。足跡遍布半個地球,擴大了光伏中心在全球光伏業的知名度,為共建國家光伏企業的設備性能可靠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圖3. 共建國家服務足跡
測量新型高效太陽電池超過1000件,其中為新南威爾士大學馬丁?格林教授研究團隊研發的太陽電池提供光電轉換效率認證達30次,相關測量結果已在多份國際權威期刊上發表,獲得國內外光伏行業的一致認可。
圖4. 經過光伏中心測量并成功錄入能效記錄表的部分結果
圖5.技術骨干前往阿爾及利亞和越南進行技術培訓和設備計量
三、案例創新點
(一)創新點
自我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光伏中心與共建國家在聯合實驗室建設和技術服務等方面的合作,實現了從無到有的突破,成為技術創新賦能光伏產業轉型升級的生動實踐。技術服務的足跡遍布阿爾及利亞、土耳其、印度、馬來西亞、越南和韓國等國家,為共建國家光伏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得益于長期提供的優質技術服務,在業內深受認可,是國內目前唯一入選“太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世界紀錄表測量實驗室”名單的機構。光伏中心成功打破了新型高效太陽電池僅能送國外機構認證的困境,填補了我國在此領域的空白,對促進我國光伏先進技術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應用和推廣價值
光伏中心依托長期積累的計量實踐經驗,專注于解決共建國家光伏產業中最緊迫的計量技術難題,包括專用測量儀器的量值傳遞以及關鍵領域的參數測量技術等方面。利用構建平臺、創新賦能及標準引領的技術優勢,進一步強化對光伏產業的計量技術支撐。積極探索與共建國家計量機構合作,共同形成更強的協同效應,更好地服務于產業需求。近年來的服務經驗顯示,與地方計量院所、國內外頂尖測試機構的合作,既可以實現優勢互補,又能夠有效地滿足產業實際需求。通過建立技術轉移合作中心,優化共建國家的技術服務模式,持續深化科技創新,與共建國家攜力推動全球光伏市場可持續發展,共享光伏產業轉型升級紅利,為“一帶一路”倡議貢獻計量力量。
來源:市場監管總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