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計量數據管理和應用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深入貫徹落實《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加強計量體系和能力建設,深化計量數據歸集挖掘和管理應用,充分發揮計量數據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作用。


《指導意見》指出,到2035年,計量數據歸集共享規模顯著提升,計量數據與產業鏈供應鏈結合更加緊密,計量數據潛能進一步釋放。在重點領域、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30家國家計量數據建設應用基地,挖掘和推廣100個計量數據應用優秀案例,探索建立國家標準參考數據庫,計量數據支撐高質量發展的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


《指導意見》明確20項重點任務,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加強計量數據管理制度建設。圍繞計量數字化轉型發展中不斷涌現的新場景新應用、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構建與計量數字化發展相適應的政策制度體系。充分發揮全國數字計量技術委員會作用,支持引導具有技術實力的計量技術機構、科研院所、企業等單位參與,著力構建完善計量數據技術規范體系,保障計量數據安全使用、有序流動。



加強計量數據技術創新。推動計量數據與量子信息、先進計算、未來網絡等前沿技術融合發展,加快計量數據采集匯交、建模分析、質量評估等共性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提升計量數據安全保障能力,推動計量數字化轉型。推動建立國家標準參考數據委員會,探索研究標準參考數據管理制度,在質譜、熱物性、X射線電子能譜、先進材料、人工智能等領域建立國家標準參考數據中心,探索構建標準參考數據庫。


加強計量數據資源建設。探索建立計量數據管理應用和共建共享機制,鼓勵支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開展計量數據信息歸集,實現多源異構計量數據的高質量融合和匯聚。綜合運用5G、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推動計量基標準數據有效利用。強化民生領域計量器具數據歸集,創新計量監管模式,提升計量監管效能。推動企業加強計量數據積累和應用,推動計量數據與生產研發、經營管理深度融合,激發計量數據潛能。


推動計量數據融合應用。摸清計量數據應用需求,探索建立國家計量數據需求庫,推動計量數據建設應用基地與政府部門、行業、企業、研究機構等單位合作,穩步推進數據共享。探索建立國家工業計量基礎數據庫,研究建立碳計量標準參考數據庫,加強人工智能等領域計量數據集建設,促進計量數據與產業相融相長。在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等重點領域,優先建設一批國家計量數據建設應用基地,推廣一批計量數據應用優秀案例,深化計量數據融合賦能。


《指導意見》的出臺,將有效推動計量數據科學化、系統化管理,強化計量數據領域關鍵共性技術研究,充分挖掘釋放計量數據效能,促進計量數據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計量支撐。


為貫徹落實《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加強計量體系和能力建設,深化計量數據歸集挖掘和管理應用,充分發揮計量數據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作用,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計量數據管理和應用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為做好《指導意見》貫徹落實工作,現解讀如下: 


一、《指導意見》出臺的背景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發展數字經濟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指出,“要構建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將數據增列為生產要素。計量數據是指在計量活動中產生的各類原始數據及其生成數據,具有溯源性和可信度,是國家重要基礎性戰略資源,也是新的生產要素。隨著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發展,互聯網與醫療、先進制造、交通、能源等民生產業及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領域的深度融合,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和行業計量數據應用技術迅猛發展,應用形式不斷創新,應用規模呈現出爆發態勢。


為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對計量工作的決策部署,抓住計量量子化變革和數字化轉型新機遇,提升計量數據治理能力和應用效能,推動計量由“計量器具管理”轉向“計量數據管理”,市場監管總局在總結國家計量數據建設應用基地(精準醫療)、國家計量數據建設應用基地(智慧電力)兩個試點的基礎上,印發實施《指導意見》,對推動計量數字化轉型和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制定《指導意見》的目的

當前,我國在計量數據開發利用、開放共享和安全保護等方面還有很大改進空間,大量高價值的計量數據并未得到充分挖掘利用。為貫徹落實《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有關要求,加強計量體系和能力建設,深化計量數據歸集挖掘和管理應用,充分發揮計量數據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作用,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印發實施《指導意見》。


三、《指導意見》的主要目標

到2035年,計量數據歸集共享規模顯著提升,計量數據與產業鏈供應鏈結合更加緊密,計量數據潛能進一步釋放。在重點領域、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30家國家計量數據建設應用基地、挖掘和推廣100個計量數據應用優秀案例、探索建立國家標準參考數據庫,計量數據支撐高質量發展的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


四、《指導意見》的重點任務

圍繞主要目標要求,《指導意見》明確了20項重點任務。

在加強計量數據管理制度建設方面,健全計量數據管理模式,完善計量數據技術規范體系,強化計量數據安全管理。


在加強計量數據技術創新方面,加強計量數據關鍵技術研究,推動計量數字化轉型升級,推動標準參考數據建設和管理。


在加強計量數據資源建設方面,強化計量政務數據歸集共享,推動計量基標準數據有效利用,釋放民生計量數據應用效能,強化企業計量數據積累與應用。


在推動計量數據融合應用方面,推動計量數據互通共享,提升計量數據應用深度,加強計量數據建設應用基地建設。


五、如何申請建設國家計量數據建設應用基地

場監管總局負責國家計量數據建設應用基地的統一規劃、技術論證和監督管理,推廣計量數據應用優秀案例,深化計量數據融合賦能。鼓勵具有計量數據資源實力的計量技術機構、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業等,聯合計量數據建設應用上下游相關方,自愿向市場監管總局申請建立國家計量數據建設應用基地。申請單位可以通過省級市場監管部門向省級人民政府進行匯報,由省級人民政府向市場監管總局正式提出申請;也可以由國務院有關部門、中央企業、全國性行業協會或學會向市場監管總局提出申請。市場監管總局組織專家對申請國家計量數據建設應用基地進行技術論證和實地調研,經公示無異議后,批準建立國家計量數據建設應用基地。市場監管總局對國家計量數據應用基地實施“有進有出”的動態管理。建設單位應當定期向市場監管總局書面報告基地運行情況、計量數據資源建設情況、應用和服務高質量發展情況、任務落實情況、后續建設規劃等內容。市場監管總局定期組織專家對基地進行實地調研或階段性評價,對建設成效不顯著、專家評估不合格,經整改后仍達不到要求的,撤銷國家計量數據應用基地。


支持各省級市場監管部門聚焦本地區產業結構特點和社會治理需求,按照優中選優、循序漸進的原則,開展省級計量數據建設應用基地建設。


六、什么是標準參考數據,如何加強標準參考數據建設

標準參考數據具有準確性、一致性、溯源性和權威性,經過長期積累、驗證和迭代,是科學研究和生產活動的基礎,是國家的重要技術資源。


推動建立國家標準參考數據委員會,研究建立標準參考數據采集、整理、驗證、審核等工作規范,探索研究標準參考數據管理制度。瞄準質譜、熱物性、X射線電子能譜、先進材料、人工智能等領域,圍繞生命健康、食品安全、環境監測等應用場景,推動建立國家標準參考數據中心,探索構建跨部門、多學科領域的國家標準參考數據庫和具有行業地方特色的標準參考數據庫。


七、如何保障《指導意見》各項任務的貫徹落實

一是加強統籌協同。各省級市場監管部門要創新計量數據管理制度,高度重視計量數據管理和應用工作,圍繞重點領域,加強對區域、行業計量數據建設應用布局。推動建立跨部門統籌協同工作機制,積極構建政府領導、多方參與、資源共享、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將其與部門、地方數字經濟等工作緊密結合,夯實部門、地方政府對行業、區域計量數據管理的主體責任,統籌推進計量數據建設管理和應用,大力提升計量數據服務高質量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強化支撐保障。充分利用現有政策,支持各相關單位爭取財稅、科技以及人才保障支撐,匯集各方力量,加強計量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應用開發和運營服務,探索建立計量數據應用成果庫。各類法定計量技術機構應發揮支撐帶動作用,加強技術幫扶,培育計量數字化轉型生態。完善計量人才培養體系,培育既具備計量數據技術能力又熟悉行業需求的復合型人才。


三是加強宣傳引導。各省級市場監管部門要深入調研,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具有地方特色的計量數據管理和應用發展體系,挖掘一批計量數據建設應用優秀案例,推廣一批計量數據建設管理典型經驗,促進計量數據與產業鏈創新鏈融合發展,推動引領社會各方參與計量數據建設和應用工作。


四是推進國際交流合作。鼓勵相關企業和技術機構引進和吸收計量數據領域國際先進技術,積極參與國際計量組織計量數字化轉型戰略研究,推動計量數據技術能力與國際接軌。穩步探索計量數據建設應用發展合作新模式,加大計量數據技術研究成果國際化應用和推廣,不斷提升我國計量數據建設應用發展國際化水平。


微信圖片_20230614110559.jpg


來源:市場監管總局